新时代的教育有何新使命?教育大咖们这样诠释|2017年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
编辑|Helen
导读:
未来基础教育将走向何方?
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会有哪些挑战?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该如何开发?
政策层面的民办教育如何扶持?
如何用好社会资源激发活力来办好教育?
12月29日,由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主办,北大财政所、创客总部和蓝象资本三家秘书处单位共同组织,北京怀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位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本届年会主题为“新时代的教育新使命”。会场重咖云集,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创始成员悉数出席本届年会,30余位重量级嘉宾和50余家教育领域的业界代表出席会议并做精彩演讲。新学说创始人&CEO吴越女士作为演讲嘉宾就《国际课程在中国》在基础教育国际化专题发表演讲。
大会主旨论坛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教育创新“20+”轮值主席谈松华致开幕辞。
会议主旨论坛上,五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围绕“新时代的教育新使命”主题展开精彩发言。
以下为主题演讲主要内容:
主题演讲一
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创始成员/个人成员、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为首位主题演讲嘉宾,为与会嘉宾分享“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概括:
• 总书记一直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
• 总书记非常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总书记强调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以落实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 核心素养:一种尝试性定义
1、 价值观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核心,必须能够引领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
2、 强调真实性、复杂情景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可教、可学、可评
4、 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超越具体的知识与技能
5、 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代表未来一代的新人形象
核心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跨领域,跨学科素养,包括个人成长、高阶认知、社会性发展。所有学科应形成特定的核心素养目标,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素养,这关系到个人成长,关系到人的社会型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认知。二是特定领域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建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 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1、 把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是实现课程育人的必然路径
2、 符合大家对教育的期待,是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 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教学“提神铸魂”
•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正在研制
例如美术课,可以让孩子学会画画吗?不是的,应该突出这门学科的特点,这门学科要让学生有图像试图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把它作为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科的价值。
• 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而修订的高中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1、 增强政治性、思想性
2、 体现创新性、时代性
3、 强化针对性、指导性
三、创新学习方式、发展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而是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更为保障。
在当下的教学,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的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状非常普遍。
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 联合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学校教育目的是为了满足一个多世纪前生产需要而设计出来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来源改变了,交流互动方式改变了,但是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目前的状况与过去二百多年间的情况依然非常相似。
但是这本书说到学校教育重要性并没有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阶段,是社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该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们共同学习。说明学校不会解体,老师必须改革。
•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鼓励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多种方式;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的多种学习方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 互联网➕时代,新一代数字化学习的图像
未来的教学,将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书本知识的传授将逐步被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上学习替代。
深度学习将打通内外学习,面对面与网络学习,学科与综合学习,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新常态。
案例:
在上海市西中学的思维广场,小楼里面有六个讨论室,除了讨论室之外,学生学习可以阅览图书,可以上网找资料,可以一个人学习,也可以小组讨论。这改变了课程再造流程,使得教学流程发生改变,最终满足学生多元选择的需要,让学生既可以自主学习,又可以小组研习。
在演讲最后,尹会长提到,我们要创造更加美好、更加理想的基础教育。而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它将走向何方?
他指出:
1,在理解和坚守本国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外融合。
2,重在课程和整合和创新,凸显课程的现代性和探究性。
3,重在培养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全球视野、培养社会责任心、好奇心、想像力,批判性思维、合作协同能力等等。
主题演讲二
在第二场主题演讲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发表“新阶段信息化推动教育创新的新趋势与挑战”演讲。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新阶段信息化主要任务是为早期搭环境铺路,从简单应用具体的技术,利用技术提高现有的教育实践的效率和效益,变成更多用技术来重构或者在推动我们人才培养的服务模式。我们管理和制度的模式已经改变。这个阶段技术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效益,破解面临公平、质量、个性化的问题,同时也在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在三个层次推动教育创新
1、 基础规律层
2、 技术方法层
3、 实践变革层
一、揭示新基础规律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 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基于互联网群体的智慧汇聚产生的知识生产,知识不再是静态,而是动态。
知识生产模式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新模式下,我们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学生保持最新的知识状态。
•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协同知识创新理论
学习的新规律是教育改革的科学基础
中国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的轨迹和规律;
认知/学习(障碍)的脑发育机制:认知发展/心智成长 脑发育;
基因-环境-脑的交互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认知、学习、心智发展的影响;
中国儿童学习行为的规律;
• 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大数据成为认识学习规律的新范式。
北师大一个实验室正在实验。教育远比自然科学复杂,过去因为教育实践难以数据化,所以难以加工。
·学习行为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关系分析
学生在知识点“不等式定义”得分低的学生,在“不等式解的定义”以及不等式性质上的得分普遍比其他学生低。
·学习分析:在线学习的轨迹
揭示学生在线学习的轨迹,挖掘学生注意力转移的关键节点,改进在线学习教学资料组织结构。
二 、学习环境建设与改革实践协调同步。
• 教学交互的对象、方式和时空都在发生着变化
• 基于教与学行为挖掘交互规律成为新热点
• 学习环境建设应顶天立地
天是实践。地是要遵循规律。实践需要买合适的技术,不清楚技术对老师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比较盲目的。所以,企业要说清楚提供的装备,要说清楚对哪类教育有支撑,基于怎样的方法才能用好,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 学习资源进化技术与认知工具应得到足够关注
我们的认知工具严重不足。软件工具特别是跟学科相关的认知工具,是今天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行业提供的服务当中比较缺少的。
• 国家基金委自2018年为教育增设代码F0701
三、 实践变革层应重点关注创新发展
• 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中国是供给方式与需求方式不一致,不是量不够的问题。我们要想真的做教育改革,应该从供给侧做改革,研究消费驱动的教育模式。
供给:标准化、时空限制、脱节
需求:优质、个性化、灵活、终身
•教育供给侧改革:消费驱动的教育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碎片化、公共服务、互联共享
服务主体:产业主体、草根主体、联盟主体
基础制度:资历框架、质量保证、认证制度、评价制度
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真正用在学校里面,重点的服务模式是供给侧改革,是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
“互联网+教育”特指运用云计算技术、学习分析技术、 物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等新技术, 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 面向学习者个体, 提供的优质、 灵活、 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 这类教育服务的理念和组织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 是在线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具有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特征。
四、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与新要求
• 教育现代化应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 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内外多主体合作
• 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制度创新
主题演讲三
在第三场主题演讲中,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国别业务协调人Elena Glinskaya针对“中国经济新动力:人力资本开发和劳动力”主题做精彩分享。
一、 人力资本开发是实现创新中国的重要要素
• 如何进一步改善发展动力和制度建议
我们都是非常关注创新、关注增长力,并且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 在技术、组织变革、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中国融入全球化当中,经济增长过渡期间劳动力和技能的变化,使得正确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促进劳动力市场是中国持续转型和创新战略的核心。
• 要想打破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不改善的趋势,中国必须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不仅仅指的是教育方面的质量,同时也要在创造机会期间提高质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劳动力流动。要促进劳动力流动,让人们找到可以做的工作。
• 在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劳动力,其中也涉及到让更多妇女、老年劳动者参加到劳动力当中,提高他们劳动参与率。
1、 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2、 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
3、 加强劳动力的分配;
二、中国现在发展趋势跟高收入国家的发展趋势非常类似,中国技术颠覆正在推进不同工作机会的产生
• 新技术:第一,机器人技术;第二,人工智能。
中国一直走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前沿,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尤为迅速。
虽然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的技能,但是技术不断的提升劳动力,反过来又创造更多新类型的工作层面。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有新的不同工作性质的过渡。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应该创建相关的机制来投资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技能,从而进行提前劳动力储备,应付颠覆性以及创造性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技术改革可能导致现在劳动力失去原来的工作,因此必须要从事一项新的工作。职业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学习新信息技术高层面的技能。
• 平衡认知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
一些中学,尤其是学习质量比较好的中学,可能会过分地强调考试当中的测试技能;
• 大学教育的回报在近几年来扁平化,并逐年下降,我们发现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大学教育质量相关的供给侧。
第二,不同层次的中等教育体系。
第三,职业教育相关的素质质量。
三、我们的主要发现:
1、 户口限制劳动力流动。
中国正在进行相关户籍改革,但是改革进程仍在进行,没有完成 。劳动力都想去大型或者特大型城市,但是相关的户籍改革现在只在中型城市进行开展,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户籍规定非常严格。
2、 劳动力流动率。中国劳动力流动率比较高,需要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
1、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2、 提高老年工人的劳动参与率;
3、 提高妇女的劳动参与率;
四、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
我们需要制订相关的教育战略,配合《2025中国制造》。要让教育战略跟《2025中国制造》战略契合。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并对这两个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
建议:
对早期教育进行投资,优先发展普遍的基础技能;
降低高中的学费和收费,提供更加平等的教育;
我们需要有更多私立教育。在加强利用私立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在中国还比较新颖。
考虑整合技术和学术的交流途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监管协调,这也是报告当中提出的另外建议。
发展成人教育和培训服务市场,涉及到人才储备方面的点,十分重要。
加强对于工人的保护,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吸引和流出高技能全球人才。
在政策建议当中,还要充分挖掘未充分就业的人力资本的潜力,同时考虑逐步过渡退休以及终身学习的政策。
主题演讲四
在第四场主题演讲中,上海市教委财务处处长何鹏程针对“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若干思考”主题做精彩分享。
一、总体发展现状
1、1987年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
2、1995年教育法给予适当支持。
3、1997年提出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积极支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4、2010年长中期规划,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十九大推出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国际经验
• 国家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有四个角色: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政策扶持者,扶持策略的执行者,规范教育的监督者。
• 通常对私立教育的扶持基于这几个方面的理念:
1. 分类扶持,对盈利非营利不一样,民办是非营利教育,
2. 择优和重点
3. 基于需求扶持
4. 公平选择
5. 有效补助
三、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当中财政扶持相关规定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 (主席令第五十五号)v
2016年12月,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6〕 81号)
2016年12月, 《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中办发〔2016〕 78号)、 《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 (教发〔2016〕 19号)、 《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教发〔2016〕 20号)
•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项制度,扶持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
《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营利和非营利民办学校要建立差异化的政策扶持体系。
当前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面临的若干问题
• 政府是否应当扶持民办教育?
1.民办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分类管理改革后,重点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办学,坚持公益性
3.参照国际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必须同时建立对两类民办学校的财政扶持政策。 这样才能使两类民办学校健康协调地发展。非营利民办学校:更多运用政府补贴等直接财政扶持手段营利民办学校:更多运用购买服务等间接财政扶持手段
• 财政直接扶持应当到什么程度?
对非营利学校财政直接扶持:
(1)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扶持比重多少为宜?
完全参照公办生均支出予对补贴(国外的教育券制度)
考虑学费因素予以补贴
给予部分补贴
(2)非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扶持比重多少为宜?
非营利民办高校扶持比重多少为宜?
非营利幼儿园如何扶持?
非营利高中如何扶持?
学历教育阶段非营利学校与参照公办学校扶持水平给予扶持
(3)高等教育财政扶持比重多少为宜?
美、 日、 韩、 中国台湾等私立高等教育较发达国家及地区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扶持比例,政府财政约占私立大学日常经费的10-20%, 既实现扶持私立高校发展的目标,又避免私立高校产生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实际操作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学费收入30-40%,社会资金30-40%,政府补贴10-20%。我们国家高校基本上是靠学费收入,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我们要创新筹融资模式, 逐步实现民办学校办学资金来源多元化
这次修法之后义务教育阶段不能搞赢利性,幼儿园、高中可以。但目前民办幼儿园、高中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这在将来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应的待遇,比如说助学金、奖学金,教师要有培训机会。
• 创新财政扶持方式:
购买服务:向民办学校购买就读学位、课程教材、科研成果、 职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教育服务“上海正在探索晚托服务购买服务机制”
基金奖励:鼓励民办学校设立基金会,探索建立财政配比奖励机制
“补贴到人”:在营利学校探索更多的财政补贴到民办学校师生扶持方式
• 资金使用范围:
目前上海及大部省市财政部门对民办学校仍以专项投入,硬件投入为主,而且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范围,教育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
• 如何提高扶持有效性?
三大核心理念:公益导向、质量至上、促优扶强
我们要考虑建立各级各类民政教育的分类扶持机制。我们把营利、非营利、学历非学历来表示,最靠前原点的时候财政扶持手段越多,越远的地方财政扶持少一点,加上间接的扶持手段。
主题演讲五
最后一场主题演讲中,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研究员黄晓婷就《中国教育业态蓝皮书》做精彩分享。
第一,校外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除了民办教育之外,校外教育、教育信息化比较缺乏实证数据,这些领域过去很少进入我们的眼里。今年我们做了《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近2000个调查员访问4万家庭,获得12.7万多家庭数据,其中中小学在校生有1.4万。通过数据分析有3点发现:第一,市场庞大。第二,分化市场。第三,校外教育的挑战。
• 学科补习参与率的地域差异
1、 东北部是遥遥领先, 东、东北、中西部差异不大。
2、 城镇参与率是农村的两倍多。
3、一二三线城市其实差距不大
• 市场的分化
1、 线上线下辅导。看在线课程只占不到1% 。
2、 公司、个人。我们发现公司占比是20%,初中18.5%。从金额来看,我们发现选择公司的补习家庭,通常会花更多的钱,大概是选择个人补习的家庭的两倍左右。初中也是,高中接近三倍。从金额来说,机构占到市场份额超过30%。机构在各个地方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散落在全国各个省市。东部省市最多,城镇比农村多,一二线城市比较接近,二线以下城市公司比较少。
• 费用:机构补习vs. 个人补习
1、东北部费用是最高的,因为参与率最高。
2、城镇与农村差异非常大。
3、一线城市远抛开二三线城市,以倍数关系变化。
兴趣班和学科补习差异比较大:
1、 兴趣班东部沿海地区参与率最高,城镇和农村差异非常大,有将近6倍。
2、 北上广深比二三线城市高出10%。从费用来说这些差异更加明显。
3、东部费用是中西部两倍左右,城镇是农村的十倍多,一线城市是二线城市两倍多。
• 趋势
1. 课外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2. 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
• 主要挑战
1. 庞大的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2. 分散的市场,监管难度高
3. 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
4. 对于教育公平的影响
总结:发现课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素质教育兴趣班发展非常快,机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来说庞大的市场缺少非常有效的监管,尤其那么多个人提供者,监管难度也是比较大
二 、民办教育业态及国际学校的发展
• 全国各级民办教育事业规模变化(2012-2015)
各个学段民办学校数、在校人生、增长率都在萎缩,增长最快的是学前幼儿园。 不同学段增长模式,发展模式不同地方不一样,高等教育在各个地方的差异性非常大,受地方政策影响非常强。
• 为什么要选择民办学校?
经济背景好的家庭,会选择民办教育质量高的民办学校,而不是公办学校。
幼儿园价格区间在缓慢增长,家庭背景差的选择的幼儿园收费比较低,家庭背景好一点的孩子进入收费高。
小学呈现递增发展,家庭背景好的进入民办学校的多,递增的幅度比幼儿园略大一点。初中阶段 呈U形发展,好的差的都有点高。
高中增长非常快。家庭经济背景差的进入民办高中的比较多,收费也低。家庭背景好的群体,学生学费大概到8万左右,这部分应该是国际学校。
• 国际学校的发展
过去20年,外籍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公立国际部都纳入到国际化的研究范畴内。过去20年其数量上在不断的增长,除了公立国际部之外,民办国际学校增长速度最快。
三、教育信息化
国家对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教育科技企业发展和他们的进校合作。
• 两种投入方式: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资金支持,主要是省级教育信息化专项,地方从公用经费中划拨一定的比例用于信息化指出,也有一些地方通过融资租赁形式筹资。
• 信息化是在建、配、管,而在使用和教研结合两个方面是比较少的。
• 教育科技企业在教和研做出什么样的工作?
1、 教育科技行业在用和研方面,建设依托网络的家校沟通方式。
2、 数字化学习资料,不管是二维平面老师播放的电子课件,还是比较高级的AR、VR。
3、 提供在线课程直播。
4、 研发自适应学习和测评。
• 这些服务其实有两种开发逻辑,
1、 一种围绕学校现有管理和课程,给学校做好服务,优化现在的教学和管理过程。
2、 按照自己的理论做,学校用的时候重构课程和教学过程。
• 学校会怎么进行选择?
1、 精英型公立学校会跟企业研发。
2、 非精英型功利学校会更倾向于成熟技术的兼容性。
3、 民办学校会更特殊化
• 校企合作的确面临着很多问题,三个方面的挑战
1、 技术挑战
2、 组织挑战
3、 制度挑战
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信息不对称性,学校不太清楚学校的需求是什么,也不太会甄别企业提供的信息化是否有效,学校是使用的主体,不是购买的主体,所以产生了学校和教育信息化企业合作很多的障碍。
结语:
• 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源十分丰富
• 抛砖引玉:如何用好社会资源,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来办好教育?
1. 培育和规范教育市场
2. 打破体制内外的合作的壁垒
•3.提供差别化的激励和扶持政策
新学说创始人&CEO吴越女士作为演讲嘉宾就《国际课程在中国》在基础教育国际化专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课程概况
进入中国的国际学校课程有两种是国际性的,一种是IB国际文凭课程,还有一种是IPC课程。澳洲课程,加拿大课程,AP美国课程或者英国课程这四种都算国际课程。所以进入中国的国际课程国际性和国别性都存在。
它们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下:
第一所在中国开设IB课程的学校是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这是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目前全国IB国际学校数量已经接近120所。2002年到现在增长十分迅速。
IB课程最先开设在K12学校中,因为公立学校国际部不允许开办。 2012年人大附中首次采用IB课程。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最先采用IB课程,之后又推广到民办K12学校。
AP课程在中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这五大省市。
加拿大课程中,不止BC省课程进入到中国,至少有五个省的课程都已进入中国。
澳洲课程进入中国的有VCE、QCE、WACE三种。澳洲课程在中国比较少,大概有20多所学校。
IPC是国际小学课程,指向很明确。在中国的IPC课程也不多。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认为比较主流的课程是IB和美系英系课程,澳大利亚和IPC在逐渐增多。
按学校不同,学校收费在5万-25万之间。IB课程学费最贵。
二、国际课程满意度调查。
理想的课程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设置的。现在看来,做融合课程也许是能够满足政府和家长想法的课程。
选择国际课程也有弊端。对中国文化了解的越来越少,学生数学能力也有所降低,中文水平在一直下降。
学校端对国际课程机构的满意度一般。 因此,对于课程提供方怎么做才能让学校满意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政府对国际课程的要求跟学校自身融合能力的矛盾。
二、在使用国际课程过程中,教学材料、方法都受到严格监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要规范化、多元化、本土化。